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唐 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作宾语、定语;指竭力奉献。
谢谢卢千言好友的邀请。李商隐是中国历史上最多情的诗人,他的诗和纳兰容若的词以及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诗是中国历史上最美,最深情,最刻骨铭心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用拟人和谐音的方式,把蚕丝比作情思,把烛泪比作情泪,描写了,情思就像蚕丝一样,只要人的生命存在一天,就会缠绵不绝,永不消失,直到生命的结束,情泪,就像烛泪一样,只有生命燃烧殆尽才能洒完。描述了爱情的缠绵悱恻,爱情的凄美,爱情的执着,爱情的无奈与心酸。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谢谢。
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出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原文: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扩展资料: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赏析: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
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律《无题》,全诗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相思和思念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炙热的渴望和坚守的执着精神,感情世界丝微深远,极为丰富,诗意柔苦绵长,回味无穷。
开头两句,一句写离别之痛和相聚之难,一句以暮春之伤感来抒情主人公的心境,情景交融。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细致和入微。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心里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这首诗,从头至尾围绕着"相见时难"而展开,始终充满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苦闷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缠绵往复,细致入微,形象生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按现在白话文是说:春蚕结茧到死时,缠绵的丝才会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蜡油才能像眼泪一样的滴干。
联系全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念远方情人(爱人)这一主题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和体会,这两句诗是以物寄情,也就是以"春蚕"和"蜡烛"这两种东西来寄托相思之人的感情。
一是用"春蚕吐丝"比喻相思之人的内在情感变化。"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所以把"春蚕"的丝比作内心的缠绵悱恻和思念远方爱人的情丝和情网,思念中的痛苦和无期,就像这蚕吐丝那样,越念越多,越想越浓,越思越满,以至心里装不下其他任何东西。这样的浓和满在有限的心中,就会像蚕裹丝一样,越缠绕越紧迫,甚至会造成呼吸困难。也就是相思之人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二是用"蜡炬成灰“比喻相思之人的外在情感变化。“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是比喻自己不能与心爱之人相聚而痛苦,整夜望着烛灯发呆犯傻,以泪洗面,无尽无休,仿佛眼前的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停,流泪不止,表现出感情之真,爱恋至深,相思之苦,把自己的眼泪、生命与眼前蜡烛的蜡泪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自然而然的叫触景生情,以烛寄情。
所以,在这两句诗里,既有无尽残酷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坚守。这样的煎熬也许日复一日,也许年复一年,也许到生命的终点。因为远方的心爱之人,从诗中可以看出一定隔着千山万水,远在万里之遥的偏僻地方。心爱之人也不知道是什么身份,因何远走他乡?或许是奔赴他乡的上任官员,或者是遭贬流放远乡的"有罪之人",也或许是戒边守疆征战的将士……
一首千古名诗总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留白,李商隐的诗句也是如此,这就是诗人的高名之处和名诗名句的魅力所在。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七言律诗,可谓写尽了人间男女的相思之苦,写绝了分别男女的思念之情,每每读来感人至深,感慨万千,特别是前四句可以说句句经典,联联绝唱成名,也流芳百世。
名诗中的名句,之所以被千百年来的人们所传颂和赞扬,除了诗句本身朗朗上口,看似连三岁小孩和七八十岁老者都能直白明了、浅显易懂外,实质其意境深远,内涵丰富,有些还富含着哲理性和思想性,如玉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都含有诗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外的自然或人生哲理。
同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名句,除了上述所表达的基本含义和引伸之意外,也被我们后人用此诗来赞美歌颂那些无私奉献和无怨无悔的人或事。
记得笔者自己几十年前,上小学之时,由于条件受限,学校老师为了教育学生尊师重教,就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话,通过作文、演讲和典型宣传等形式,反复教导我们学生。
我们孩子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人民教师就像春蚕与蜡烛,春蚕和蜡炬两句诗的诗意就是赞美人民教师的。
后来慢慢地接触了古诗词,原来这两句"名言"原来是二句名诗,其本意跟人民教师没有任何关系。但无论如何,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以前,我所接触的和所知道的老师们,也都是把自己比作名句中的春蚕和蜡烛,也确实像春蚕那样毫不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生如何立德做人,像蜡烛那样尽情燃烧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现如今人民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学历水平越来越高了,社会的地位越来越好了,但少数老师在人们心目中,特别是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却不近人意,个人认为这与老师倡导"春蚕和蜡烛精神"不够有很大关系,也就是无私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作贡献和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树的不牢有很大关系。
总之,李商隐用"春蚕"和"蜡炬"这一普遍景物,写出了古代得相思病女子的内在和外在情感上的最高表达形式,虽然没有特定的所指之人,但画面感真实性超强,打动了古今多少有情人。
名诗名句的另一方面价值,还在于人们可以用另一种不同的意境和思想去解读和解释,让原诗得到进一步升华和重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 [拼音] chūn cán dào sǐ sī fāng jìn [释义] 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出处] 唐·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例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顾亦不休,一息尚存需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谢谢邀请!对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含义,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赞美献身人类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他们像春蚕,直到丝吐尽才死;他们像蜡烛,直到腊汁燃完才结束自己的生命,作者为他们这种忘我精神而肃然起敬。这正是这首诗生命力最强盛的地方。第二,这是作者的自比,至少也反映出作者立志要做像春蚕、蜡烛那样的人,为人类献出自己的一切,这种思想是非常可贵的。这正是后人对他敬佩的地方。第三是双关隐含,从“丝方尽”、“泪始干”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默默的思念、流泪,隐含着对情人的相见而不能相即的无奈……除非死了才不思念,除非死了才不流泪。这正是作者双关运用高明的地方。
我们从他的标题看,用无题来代替标题,明显的看出作者是不好定标题的,以上这三个方面是并重的,不好以哪个方面为基准,若以春蚕、蜡烛定标题,又忽落了情思,以情思为题直露了,赞美自己更不妥……那就只有用无题来代替标题了!
丝同思,是谐音双关。春蚕和蜡烛,则是比喻诗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