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拉住;这里指拉住腿;角:鹿角。指抓住角。形容兵分两路相互配合;形成夹击或牵制的态势。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掎角之势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互相配合,两面夹击。
1.掎角之势的人,也应付一部分责。
2.这个方案可说是掎角之势,有绝对成功的把握。
3.这场战役我军采取掎角之势,一举歼灭敌人.
4.所以她们才会形成掎角之势,对自己展开围攻。
5.三大帝国成掎角之势包围着阿加拉斯冰原,仿佛是在拱卫着什么。
6.凹进来的像口袋,诱敌深入,凸出去的像拳头,互成掎角之势。
7.吕布又在濮阳城外西边建一营寨,号曰西寨,与濮阳城成掎角之势。
8.张角三兄弟攻下了巨鹿、广宗、下曲阳作为起义中心,三个城池互成掎角之势。
9.道,奇正相资,若乃命将出征,推毂委权,或赖率然之形,或凭掎角之势,群帅。
10.人族在碎辰界,位于浩宇中央位置,而妖界和魔界则分列两侧,对人族成掎角之势。
“犄角之势”和“掎角之势”是两个含义不同,用法不同的词。
一,含义不同:
犄角:意思是墙边角落,后有靠背就是犄角之势。
掎角:是指捉兽时拖住兽脚叫“掎”,抓住兽角叫“角”,“掎角”比喻两头牵制或两面夹击就是掎角之势。
二,用法不同:
犄角造句:
当年,元昊称帝,夏遂与辽结成犄角之势,威胁着宋西北边陲的安全。
掎角造句:
这场战役我军采取掎角之势,一举歼灭敌人。
成语“掎角之势”不能写成“犄角之势” 掎角之势 jǐjiǎozhīshì [释义] 掎:拉住;这里指拉住腿;角:鹿角。指抓住角。形容兵分两路相互配合;形成夹击或牵制的态势。 [语出]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成语“掎角之势”不能写成“犄角之势”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释义]掎:拉住;这里指拉住腿;角:鹿角。指抓住角。形容兵分两路相互配合;形成夹击或牵制的态势。[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正音]掎;不能读作“qí”。[辨形]掎;不能写成“倚”。[用法]比喻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一般作宾语。[结构]偏正式。
犄角之势(不是成语)犄,指棱,角落,牛角。掎角之势比喻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
两段伤害,每次伤害随机选择一名敌人进行攻击。
就军事攻防角度而言,道行险阻比掎角之势更好。道行险阻可给敌军行军带来困难。
吕蒙啊,嘟嘟队,吕蒙配掎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