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意在言语、文辞之外。指语意含蓄;让人自己体会其真正用意。
宋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
意在言外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语意含蓄。
1.诗文要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才耐人寻味,才有艺术的魅力。
2.古诗中的含蓄艺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
3.意在言外的反义词是弦外之音、话里有话、隐约其辞。
4.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
5.无奈红蕖意在言外,总要侍奉祖父百年后方肯远离。任凭若劝,执意不从。
6."意在言外"是指说话人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超出了他所说的话的字面意义。
7.意在言外,即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8.意在言外指语意含蓄。
9.意在言外,得意忘言,不以词害意。
10.意在言外诗常常不直说自己的想法,而是用委婉曲折的话,把要表达的意思藏在文字背后。
意在言打一动物是绵羊
紫气东来,意在言外,日理万机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