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德高望重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称颂老人。
1.邻居张爷爷是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2.爷爷是位老教授,德高望重,桃李满园。
3.陈老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高级教师。
4.陈教授一生严谨治学,德高望重。
5.王爷爷在村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6.他在政界德高望重,一言九鼎,很受大家的爱戴。
7.李老德高望重,今日被选为政协主席,可说是众望所归了。
8.人们非常尊敬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9.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我们全校师生都感到十分高兴。
10.德高望重的王大妈非常擅于调解纠纷。
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 释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 处 《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称颂老人
示 例 龚师傅德高望重,既有主张,自然力量不小.(《续孽海花》第四十回)
近义词 众望所归、年高德劭
反义词 无名鼠辈
德高望重:dé gāo wàng zhò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晋书》。
“德高望重”意指品德高尚,名声很大(德:品德。望:威望、声望)。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定语、谓语;含褒义。多用于称颂年长而名望高的人。
“德高望重”是社会或阶级对某些道德榜样人物或者是道德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一种崇高的道德评价。这种评价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而不是外界对某个人的强加或个人不怀好意的自封。享有崇高道德声望的人,一般都是严格遵守某种社会道德规范的模范,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自】:《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德高望重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é gāo wàng zhòng,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多称颂年纪高而且大多是有名望的人。
形容德高望重的人的四个字成语如下,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年高德勋,钜人长德,硕望长归,道高望重,泰山北斗,仰之弥高,路人皆知,闻名遐迩,威名远扬,声名赫赫,赫赫有名,名扬四海。德隆望尊,道高望重,明德望重,乐于助人,勤俭乐勉,德隆望尊。道德高尚
德高望重属于并列关系的短语类型,德,望都是抽象名词,高,重都是形容词,两部分结构相同,合起来属于并列关系的短语类型,这样的词语有很多的,比如,天高云淡,天高地厚,地大物博,天圆地方,上蹿下跳,天南地北,南辕北辙,温柔敦厚,贤淑优雅,美丽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