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宋 刘安世《尽言集 应诏言集》:“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
害群之马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1.党内在必要时,应该采取断然措施,严厉处置害群之马!
2.张子强作恶多端,真是害群之马。
3.你还不改掉嗜赌陋习,一意孤行,真愿意被视作害群之马吗?
4.提到朋友,在那么一大堆人里必定有几个害群之马。
5.校方准备清除那些害群之马。
6.害群之马,就算千里马也不可以使用。
7.我们是一个团结的整体,不允许某些害群之马在我们的整体里。
8.虽然大部分的官员每日都很认真负责,但也有少数害群之马天天无所事事,尸位素餐。
9.他真是个害群之马,和他一起玩乐的年轻人全迷上了飙车的恶习。
10.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阿拉伯国家一直把卡扎菲当成害群之马。
古文《害群之马》翻译:
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方明赶车,昌寓做陪乘,张若、謵朋在马前导引,昆阍、滑稽在车后跟随;来到襄城的旷野,七位圣人都迷失了方向,而且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问路。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
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这位少年真是特别啊!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
少年说:“治理天下,也就像牧马一样罢了,又何须多事呢!我幼小时独自在宇宙范围内游玩,碰巧生了头眼眩晕的病,有位长者教导我说:‘你还是乘坐太阳车去襄城的旷野里游玩。’如今我的病已经有了好转,我又将到宇宙之外去游玩。至于治理天下恐怕也就像牧马一样罢了,我又何须去多事啊!”
黄帝说:“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向你请教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听了拒绝回答。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也就是去除其中危害马群的劣马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
原文: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囗(左“言”右“习”)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扩展资料:
古文《害群之马》出自于战国庄子的《庄子·徐无鬼》。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十余万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东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四大害群之马是指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与他人合作的人。没有干劲,缺乏责任感的人。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的人。净耍嘴皮子,不干实事的人。
一、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与他人合作。
在团队之中,很多工作是需要成员之间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的。如果心中只有“自我”、工作中只想表现“自我”,我行我素,不管不顾,其他成员一般就很难与之合作,不利于团队的发展。
二、没有干劲,缺乏责任感。
有这种表现的人,一般是抱着“混”的态度在团队中生存的,他们普遍缺乏责任感,工作起来容易犯大意、草率、马虎的毛病,对分内的工作也不认真去做,基本上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至于这钟能不能撞得好、撞得响,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三、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
有这种表现的员工,一般个人能力并不差。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有较强的自负心理。当然,只是如此,还不能说是害群之马,问题是他们没有容人之量,不愿看到别的成员超过自己,经常会发起恶性竞争,或者和其他人闹矛盾,这就会对团队带来很大的危害了。
四、净耍嘴皮子,不干实事。
团队中的每一件工作,都是具体而实在的,需要身体力行,不能只是口头上说得漂亮。社会上曾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干的干,看的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有这种表现的人,说得多,干的少,不但自己没有业绩,也会影响着其他成员的情绪,进而败坏整个团队的作风。
指不按规矩办事,喜欢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的
你好,希望能帮到你!
一、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与他人合作。
在团队之中,很多工作是需要成员之间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的。如果心中只有“自我”、工作中只想表现“自我”,我行我素,不管不顾,其他成员一般就很难与之合作,不利于团队的发展。
二、没有干劲,缺乏责任感。
有这种表现的人,一般是抱着“混”的态度在团队中生存的,他们普遍缺乏责任感,工作起来容易犯大意、草率、马虎的毛病,对分内的工作也不认真去做,基本上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至于这钟能不能撞得好、撞得响,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三、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
有这种表现的员工,一般个人能力并不差。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有较强的自负心理。当然,只是如此,还不能说是害群之马,问题是他们没有容人之量,不愿看到别的成员超过自己,经常会发起恶性竞争,或者和其他人闹矛盾,这就会对团队带来很大的危害了。
四、净耍嘴皮子,不干实事。
团队中的每一件工作,都是具体而实在的,需要身体力行,不能只是口头上说得漂亮。社会上曾流传有这样一句话:“干的干,看的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有这种表现的人,说得多,干的少,不但自己没有业绩,也会影响着其他成员的情绪,进而败坏整个团队的作风。
害群之马,出自《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原意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在引申为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说难听点就是掉进汤锅的一颗老鼠屎。害群之马到底有多厉害呢?下面列举几个:
1、到处挑事儿,影响集体团结。
2、到处打听和传播小道消息,以显示自己的消息灵通的优越感。
3、故意散播谣言,糊弄别人以为乐。
4、故意带头不遵守规章制度,破坏既有的和谐局面。
5、做损公肥私的勾当,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炫耀出来。
6、睚眦必报,不管自己犯过什么错都是别人的错,想方设法报复,不计后果。
对危害社会的害群之马,我们决不能姑息。
与其把精力消耗在谴责这些害群之马,不如从根本上全盘思考青年才俊的成就路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亡羊补牢。
许多密切注意美国商业界动向的观察家认为,人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害群之马将会被揭发,并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小乔治在学校总是制造麻烦,我们都认为他是害群之马。在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上,宝鲁又伙同其他特务纵火破坏,萨人格娃和桑布发现了他们的阴谋,这些害群之马终于被勇敢的草原人民绳之以法。
史密斯昨天把窗户打破了。他总是这样恶作剧,因此邻居都认为他是匹害群之马。
不可否认,一匹害群之马可能会毁了一支光荣军队在百姓心中的历史名声。
对单位,社会,国家有贡献吗?不做害群之马,也不做社会的包垘。
我们班里的同学除去吉姆之外,品行都很好。他真是害群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