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清 曾朴《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为这件事,连吓带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变了孤家寡人了。”
孤家寡人联合式;作宾语;指孤立无助的人。
1.不听群众意见,不为大家谋利益,你到头来只能成为孤家寡人。
2.谁脱离了群众,谁就将成为向隅而泣的孤家寡人。
3.他对朋友背信弃义,最后成了孤家寡人。
4.过分注重自我最终会迷失自我,一味提防和利用别人,最后就只剩下你孤家寡人。
5.可惜的是,很多人想不通这一点,无论如何想到的都是自己,不会替别人著想,看到比自己好的人不放过他;不如自己的人更是欲除之而后快。如此,好的不要,坏的也不要,最后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一个,这就是不慈悲,真正的慈悲是一体地对待别人。
6.这位新厂长小材大用,到任不久就成了“孤家寡人”。
7.别人都离他远远的,他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8.做官不能脱离群众,孤家寡人般。
9.要广泛联系群众,不要弄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10.欲求完美无缺的朋友必然成为孤家寡人。
脱离群众的人,孤独的人。什麼時候做事情都独断专行o
就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人缘不好的人。
孤家寡人是龙动物生肖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诸侯国的国王,皇帝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把原来每个人都能使用的“朕”占为己有,用于皇帝的专用自称,其他人都不能使用,否则就是谋逆是要杀头的。
而那些诸侯国的国王则自称“寡人”“孤”等,春秋战国时期楚王不称寡人,他另辟蹊径自称“不谷”,而众王之王的周天子更要显示他的与众不同,自称为“予一人”;
到了秦末,项羽分封的汉王刘邦,已经刘邦分封的齐王韩信也都自称寡人,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刘备等都无一例外地自称寡人,到了唐代以后就只有皇帝才可以称寡人、孤家。
那为何古代的皇帝要自称寡人呢?本人认为有如下几点因素。
1)寡人,古代和现代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现代可以理解为少或者一个人的意思,而在古代,寡人是寡德之人的意思,是帝王们装逼、自我谦虚,表示自己德行很少,才疏德浅,有负臣民的重托,是古人的一种虚假的自谦用词。
2)所谓高处不胜寒,坐在高堂之上的人,不能像常人一样为所欲为,当一个人的身份地位高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经过时间的推移,他自己的心里就会感觉到寂寞,因为可以和他交心的人很少了,甚至没有,剩下的那些有怕他的,有讨好他的,这个时候的他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的心里是孤独的,所以他就自称为寡人,向世人诉说他是多么的寂寞。
也可以理解为皇帝是身份的象征,权力的制高点容不下两个人,只能有一个,他坐的不是龙椅,是寂寞,所以他自称为寡人。
3)中国古代皇帝普遍短命,他的后宫佳丽三千,这么多的妃嫔真正能得到皇帝临幸的凤毛麟角,因此大部分的妃子基本都是寡妇,就算皇帝不死,她们也是守活寡,跟寡妇也差不了多少,所以妃子就是寡妇,那皇帝本人就是寡人了。
总而言之皇帝自称寡人也好,孤家也好,都是一种虚情假意的表现,是做给他的大臣们看的,就是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