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妒贤嫉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他妒贤嫉能,排斥压抑那些胜过自己的人。
2.王继坤知道山生素来妒贤嫉能,为了不刺激山生,他故意用出一些崆峒派基本的招式。
3.李林甫善于献媚取宠,妒贤嫉能,口蜜腹剑,阴险专横。
4.这个江良才,别的本事没有,拍马逢迎,妒贤嫉能却是一把好手。
5.是武大郎开店式的妒贤嫉能,还是田忌赛马式的用贤任能,取决于选拔的程序与形式。
6.孤知袁绍为人,志大才疏,色厉胆薄,妒贤嫉能,缺少威信。
7.还落得个妒贤嫉能的坏名声,看我不弄死她。
8.你这混账小子都想什么?我岂是妒贤嫉能的人?实话不相瞒,洞察世道人心,我尚敢说略懂一二。
9.御医也十分高兴,他不是妒贤嫉能的人,对于龙初夏的本事也十分佩服,恨不得和她掌灯彻夜倾谈医理医道。
10.听到这话,萧文含蓄的一笑,有陈登和曹豹在,又有爱财如命的糜芳,妒贤嫉能的孙乾,刘备想成气候,实在太难了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