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喜欢;为:做;当。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1.他好为人师,助人为乐。
2.他好为人师,深受大家喜爱。
3.他学识不深,但是好为人师。
4.他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人。
5.明白自己没有白忙活,大家定会揣摩出心得,并加以运用,庄辰心情舒爽,过了把好为人师的瘾头,当即转身回到亭中坐下,优哉游哉的捧着茶水细品。
6.叶知秋算是看出来,这道号天音的少女,明显是那种‘好为人师’的人,当下投其所好,连连点头。
7.江半月最喜欢张玄问些蠢问题,她笑眯眯的看着张玄,细细教诲,看来好为人师可不是前世自己那个世界里人才有的通病。
8.好为人师是人类的通病,王信也乐的解释一番,并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藏私的。
9.哦,你没听懂么,亲?简单地说,某种才能特别突出的人一般有两种表现,一是争强好胜,二是好为人师。
10.第二天,卢俊义领着小莲小荷在院子里打拳,对两个丫头进行一番考校,感觉很是满意,很有一种好为人师的样子。
层次低的人,的确好为人师,爱嫉妒,自命不凡……
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可以看出人大致分五种层次:一是有德有才;二是有德无才;三是有才无德;四是无才无德,但是能认真做事,用心做事;五是无德无才,吊儿郎当、好为人师,爱嫉妒,自命不凡。
我就有贴身的体会,让人倍感无奈。因为层次低的人往往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思想、有能力,为什么组织上不给予相应的权力与地位,从而牢骚满腹,散漫自由,我行我素,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待人待事;不尊重直接领导,认为领导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动不动就提建议,说什么事该怎么做。稍有不顺心就在背后拉小团体,散播不利于团结的思想与负面言论,言语攻击认真做事的人;爱嫉妒,不懂尊重他人,却想要他人尊重。总会认为他人影响了自己的晋升与前途,自己不服从组织上的工作安排,还想拉着别人一起逃避工作任务。道人是非,矛头习惯直指顶头上司,各种小动作、小聪明演绎得淋漓尽致,证明自我存在感。
把不求进取挂在嘴边,说自己不需要尊重领导,不需要服从命令,还说三道四,反复的捕风捉影在外抨击他人,抨击团队人员和团队整体形象。
对于层次低的人,你根本不敢给他安排什么工作任务,因为他不会将你安排的工作做好的,真推不脱就走走过场。自己没能力,没用心,还会揶揄,讽刺你,半途撂挑子总会寻找各种理由,各种客观原因散播自己有道理,有尊严的言论。
@我要上头条#@悟空问答#
生活中很多朋友都有好为人师的习惯。
喜欢好为人师的心理动机有:
1、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不希望眼看对方犯错误或受到损失。
2、喜欢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喜欢炫耀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尊重。
3、前面两个动机都有。
喜欢好为人师的朋友在生活中并不是处处都受到欢迎,反而会常常受到别人的误解,从而受人讨厌,被人不喜欢,不受欢迎。
不受欢迎的原因有:
1、对方不了解你的为人,你本意是好心帮对方,但对方不认为你是乐于助人,反而认为你是想表现自己、炫耀自己。
2、你的确是喜欢表现自己,喜欢炫耀自己。这样肯定是不受人欢迎的。
3、你本意是好心帮对方,但是对方并不领情,并不想得到你的帮助和指点,认为你是多管闲事。
4、指点帮助别人的时候,不注意说话方式、不注意对方的感受,过分的否定了别人,贬低了别人,让对方心里不好受,哪怕他知道你说的是对的。
5、对方表面上是想请你指点,请你提出宝贵意见,但实际上对方内心里是想得到是你的赞美。
这种人生活中挺多的。
例如:某女同事新买了一件衣服,第一次穿来上班,在办公室遇到你就问:“这是我昨天新买的衣服,你看我穿起来好不好看?”如果你觉得不好看就实话实说:“我觉得不好看,你这种身材还有你的皮肤不适合穿这件衣服,你应买。。。。。”
那估计这位女同事的脸马上就会阴沉下来,心里恨死你了。
6、你经常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你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说是有问题的。即使你的观点和意见是正确的,但是你不能说服对方认可你的观点,对方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你的意见和看法是错误的,这样就容易引起争论。其结果就是不欢而散。
好为人师的行为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不受人反感:
1、那就是对方非常了解你的为人,知道你是个热心肠,乐于助人。
2、对方心胸广阔,不会因为你的几句不得体的话就耿耿于怀。
3、对方真心想得到你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但是了解你的人、心胸宽广,真心需要你宝贵意见的人是很少的,因此,好为人师真不是一个好习惯,得改!
怎么改掉这个坏习惯呢?我提一个方法仅供参考!
一、每次在准备“好为人师”之前都先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对方了解我的为人吗?
2、对方心胸开阔吗?
3、对方是不是真心把我当朋友?
4、对方值得我帮助吗?
5、对方是真心请教我吗?
6、我的意见和观点一定是正确的吗?
7、我能够说服对方采纳我的意见吗?对方是一个固执的人吗?
8、我要发表的意见对方听了会不高兴吗?
9、对方会不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呢?
在思考了上面9个问题后再决定要不要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二、在每次犯了“好为人师”的错误之后面壁思过,把本篇内容大声朗读几遍!背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