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失魂落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人。
1.考试前的周末的早上,在梦里,我梦见,我考得一塌糊涂,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在河边。
2.他整天都失魂落魄的。
3.我真是骑虎难下,再说,这个姑娘已经使我失魂落魄了。
4.我们打了一阵机关枪,那几个敌人失魂落魄,连滚带爬地钻进了碉堡。
5.每一个失魂落魄的现在,都有一个吊儿郎当的曾经,你所有的痛苦都是罪有应得。
6.突来的一阵爆炸巨响,把所有人吓得失魂落魄,惊慌失措。
7.小明一看到厨房冒出火花便失魂落魄地喊着:"失火了,大家快逃!"。
8.禁不起失败的打击,他整天蓬头垢面,失魂落魄。
9.那小伙子失魂落魄的,他们让他当勤务兵,在旅部伺候开饭。
10.接到女友的信后,他就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上班根本心不在焉。
词目 失魂落魄发音 shī hún luò pò释义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出处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示例 那知我福气薄,叫神鬼支使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用于人 近义词 魂不守舍、惊慌失措 反义词 泰然自若、悠然自得 歇后语 三个小鬼丢了两
失魂落魄是因为对事物极度惊慌、心神不宁,非常的害怕,是不存在勾魂夺魄的,主要还是心里恐惧的原因。
“失魂落魄”的“魄”意思是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
”失魂落魄”是成语。
形容心神不安,行动失常,惊慌之极。
失魂落魄是贬义词。失魂落魄是形容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很显然,这只能用在反面的人物或事物身上,因而是贬义词。如,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在大陆上基本被消灭,国民党政府那些达官贵人失魂落魄,纷纷逃窜,犹如丧家之犬。